ssedet 发表于 2011-3-27 13:09:06

对一个电学实验的又一改进

初中物理第二册中关于“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界限”的实验,笔者在实践中找到了一种简单的实验方法。由于玻璃中含有硅元素,会表现出一些半导体的性质,因此在其导通之前必须加较高的电压,才能激发玻璃中的电子使其移动而导电。又由于玻璃一旦处于导通状态,其电阻值将迅速减小,类似于“雪崩”现象。事实上,只要将书中原实验用的小灯泡换成220V的灯泡,再取其玻璃珠,而电源用220V的交流电就行了。这样就用不着调压,只要将玻璃珠用酒精灯加热到红炽状态,串联回路中的灯泡就开始发光。之后即使移走酒精灯,玻璃珠仍会处于红炽状态,回路中的灯泡一直发光,直到将玻璃熔断,其现象非常直观。玻璃珠的取材十分方便,就是将一个220V的灯泡的外壳敲掉,取里面支撑灯丝的玻璃细管,将其接于灯泡里的两根小铜柱上即成。将这只用作“玻璃珠”的灯泡和用作显示的串联灯泡,用两只灯座固定在一木架上即成一实验仪器。(编注:该实验由于接入220V市电,因此建议只由老师做演示实验,学生最好独自不要操纵。)http://www.bsss.info/138/201103271621181202.jpg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对一个电学实验的又一改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