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命令 - 路由器,静态路由,配置,命令 中国网管学院
1. ip route 配置或删除静态路由。 [ no ] ip route ip-address { mask | mask-length } { inte***cce-name | gateway-address } [ preference preference-value ] [ reject | blackhole ] 【参数说明】 ip-address和mask为目的IP地址和掩码,点分十进制格式,由于要求掩码32位中‘1’必须是连续的,因此点分十进制格式的掩码可以用掩码长度mask-length来代替,掩码长度为掩码中连续‘1’的位数。 inte***cce-name指定该路由的发送接口名,gateway-address为该路由的下一跳IP地址(点分十进制格式)。 preference-value为该路由的优先级别,范围0"255。 reject指明为不可达路由。 blackhole指明为黑洞路由。 【缺省情况】 系统缺省可以获取到去往与路由器相连子网的子网路由。在配置静态路由时假如不指定优先级,则缺省为60。假如没有指明reject或blackhole,则缺省为可达路由。 【命令模式】 全局配置模式 【使用指南】 配置静态路由的留意事项: 当目的IP地址和掩码均为0.0.0.0时,配置的缺省路由,即当查找路由表失败后,根据缺省路由进行包的转发。 对优先级的不同配置,可以灵活应用路由治理策略,如配置到达相同目的地的多条路由,假如指定相同优先级,则可实现负载分担;假如指定不同优先级,则可实现路由备份。 在配置静态路由时,既可指定发送接口,也可指定下一跳地址,到底采用哪种方法,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:对于支持网络地址到链路层地址解析的接口或点到点接口,指定发送接口即可;对于NBMA接口,如封装X.25或帧中继的接口、拨号口等,支持点到多点,这时除了配置IP路由外,还需在链路层建立二次路由,即IP地址到链路层地址的映射(如dialer map ip、x.25 map ip或frame-relay map ip等),这种情? 配置静态路由不能指定发送接口,应配置下一跳IP地址。 【举例】 配置缺省路由的下一跳为129.102.0.2。 Quidway(config)#ip route 0.0.0.0 0.0.0.0 129.102.0.2 【相关命令】 show ip route,show ip route detail,show ip route static < 2.show ip route 显示路由表摘要信息。 show ip route 【命令模式】 特权用户模式 【使用指南】 该命令输出以列表方式显示路由表,每一行代表一条路由,内容包括: 目的地址/掩码长度 协议 优先级 度量值 下一跳 输出接口 【举例】 以下是引用片断: Quidway#show ip route Routing Tables: Destination/Mask Proto Pref Metric Nexthop Inte***ce 127.0.0.0/8 Static 0 0 127.0.0.1 127.0.0.1(LO0) 127.0.0.1/32 Direct 0 0 127.0.0.1 127.0.0.1(LO0) 138.102.128.0/17 Direct 0 0 138.102.129.7 138.102.129.7(EN0) 202.38.165.0/24 Direct 0 0 202.38.165.1 202.38.165.1(SL1) 【相关命令】 ip route,show ip route detail,show ip route static < $False$ 4.show ip route static 显示静态路由表。 show ip route static 【命令模式】 特权用户模式 【使用指南】 根据该命令输出信息,可以帮助用户确认对静态路由的配置是否正确。 【举例】 Quidway#show ip route static Static routes for family INET: (* indicates gateway(s) in use) 1.2.3.0/24 pref 60 $#@60;Int$#@62; intf EN0 127.0.0.0/8 pref 0 $#@60;NoAdv Int Retain Rej$#@62; intf 127.0.0.1 以列表的方式显示静态路由表,每一行代表一条静态路由,从左到右依次为: 目的地址/掩码长度 优先级 $#@60;状态参数$#@62; 输出接口和下一跳 【相关命令】 ip route,show ip route,show ip route detail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