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fg54544 发表于 2011-4-21 11:42:23

[深圳]以旧换新重拳整治 商家喜忧参半

和深圳老百姓亲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以旧换新政策最近又祭出重拳。4月18日,商务部、财政部和环境保护部发布了规范家电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,将取消具有回收和拆解双重资质企业的回收资质,同时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。  南都记者留意到,新规对个人或企业都表现了前所未有的严厉姿态:零售商家在兑付补贴时,要在销售发票上加盖“已享受家电以旧换新补贴”的印章;对于个人和单位享受家电以旧换新政策购买新家电,如提出退货申请,需先行退还领取的补贴资金。此外,中标回收企业凭证使用量未达到领取量85%的,不得领用新凭证。同时,拆解处理企业要在5月底前建立废旧家电进、出、拆解全程的实时视频监控系统,并接入当地环境保护部门视频监控系统,24小时监控。与此同时,盗用客户信息、骗补、倒卖、虚开发票和凭证等破坏市场行为也明确了处罚。  实际上,深圳市场在以旧换新的政策中一波三折。早在2009年这个惠及全民的补贴政策启动时,当广州、东莞等城市已经如火如荼,深圳却扮演了“后进分子”的角色,与其先锋城市定位南辕北辙。据南都记者观察,由于深圳“以旧换新”系统尚未上线,“回收价格标准”也迟迟未出,拆解企业无法确定,导致深圳家电以旧换新姗姗来迟。一些商家抑制不住,只好先打白条或者自掏腰包兑现补贴。雪上加霜的是,由于只有户籍人口才能享受该政策,而深圳户籍人口相当有限,以旧换新滋生了一大批黄牛党,其在二手市场低价购入旧家电以换取凭证,然后高价倒卖凭证获取暴利,让这个民生工程在深圳陷入尴尬。  去年7月,家电“以旧换新”政策又推出了限购措施,深圳这回做出了快速响应。按照官方的要求,个人购买新家电总量明确限定在5台以内;单位购买新家电总量则不超过50台。限量措施弥补了政策的不足,有效地保障了消费者的权益,抑制了深圳的“黄牛”骗补问题。不过,就在上个月的3·15期间,被央视曝光的某商家骗取凭证的事件也让以旧换新蒙上阴影,影响了消费者的积极性。  对于这次新鲜出炉的“江湖法则”,深圳不少零售商都表示将严格执行此项限购规定,做好向顾客传达解释新规的工作。在不少商家看来,更为明确的条文和惩罚机制,能够真正照顾市场需求,拉动深圳市场的消费力,让一些“猫腻” 无处藏身,并能在户籍制度特殊化的深圳减少不公平性。不过,也有深圳商家向南都记者提出隐忧:新政对于中标企业的要求和监管颇为严厉,比如对凭证数目的规定等,在一定程度可能会减少企业推广以旧换新的热情。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[深圳]以旧换新重拳整治 商家喜忧参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