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丽的网站-英华家电维修论坛

标题: 彩电无彩色的故障的判定方法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遥控维修    时间: 2011-12-22 20:28
标题: 彩电无彩色的故障的判定方法
 彩电无彩色或彩色异常,但黑白图像正常,这是常见的故障之一。本文介绍这类故障的判定方法。并通过检修实例进行分析。供读者参考。
/ d  J: y' |4 l# y. E  q/ R, n, S& ^5 Z) Z( A
  故障部位的判定
9 T9 c. T6 y9 Y, x& t+ P1 A  5 |4 a# k5 ?0 f' F
  
1 A+ ?& S6 H" r& B; Q  1.在修理彩色电视机无彩色故障时,除因电视信号自身的原因外。
6 S* A' y! V* [) k8 P( ~* w) g8 j3 V4 ?1 a- Y
  一般可先将色饱和度手动旋钮置于最大位置,再仔细调整高频头微调旋钮,若图像仍不能出现正常彩色,则故障多为高频头性能变劣所致。
2 P6 j& S" m+ j. D8 t' Q
& G) m2 s& y% |  (1)调整高频头微调旋钮,若仅某一频道无彩色,则故障发生在高频头该频道相关电路中,常见原因有高频调谐电压异常、调谐器与预选器间的隔离二极管漏电或击穿损坏等,有时也会因印制板受潮、脏污、铜箔或焊点开路而出现该故障。(2)调整高频头微调旋钮,若画面无明显变化,但能局部瞬间出现不稳定的彩色。则该故障发生在自动增益控制电路(AGC)或自动频率调整电路(AFT)中。此时机内本振频率变化不能自动控制,于是产生频率偏移。$ w7 b' [9 P4 t, J+ L

8 o$ T3 p4 H9 ?; `6 g& U2 _  2.微调高频头频率、更换频段均无彩色。则故障通常发生在解码电路部分。此时可根据光栅的变化作出判定。4 O. g- r$ w% f
& m# ^5 o$ ~0 E! l) r8 X
  (1)调色饱和度旋钮不起作用,光栅呈现白底色,则故障发生在消色电路或色度放大电路中。常见原由于集成块内部的消色电路钳位二极管异常、消色检波管和色度放大管性能不良或损坏,此外还有色饱和度电位器开路等。(2)若将色饱和度调至最大,此时光栅略带淡绿色或紫色,则说明基准副载波振荡器基本正常,故障原因常为副载波振荡频率偏移等。& G# F# ~, d: c- ~. u

& d( S" }/ q6 ~( }  3.人为短接消色开关。以强行打开色度通道。色解码信号主要通过三条路径传输,1)从彩色视频全电视信号选频输入,经色度放大、FU/FV分量分离至三色差信号解调输出,这是一条主要路径;2)自行同步信号延迟输入、色同步信号分离、移相到消色识别电路的检波、放大、控制,这是解码电路的重要控制路径;3)从副载波信号的恢复产生、稳定,到逐行倒相的完成。是完成解码的关键路径。色解码的核心是自动消色电路和识别电路。它既控制色度放大器的通断。又提供PAL识别信号,所以对于无彩色故障。主要应从消色电路开始查找。常采用人为加入消色电压。以强行打开色度通道的维修方式,具体方法如下:(1)以色解码集成块TA7193P为例。可用一只22kΩ电阻将(21)脚与地短接,短接后若屏幕出现彩色,则故障发生在色同步、色识别放大或色脉冲电路中,也可能为APC、AFT电路不良。7 f0 x! F# d# @' G; i; z1 z

- E( G1 @  X1 `& a# h; c* P  (2)若短接消色开关后画面仍无彩色,则应检查带通放大电路和自动色度控制电路(ACC)。常见原因有高通滤波元件开路、放大器不工作而无正常色度信号输出、双调谐回路元件开路和自动色饱和度控制电路工作异常等。(3)短接消色开关后,若画面彩色恢复正常,但有爬行和红、绿错位现象。则故障多发生在解码电路中,原由于行逆程脉冲幅度、相位异常、副载波振荡不同步、色同步输入幅度变小等。
+ J; k, J4 m) G
) [: O! g2 l& ]. j! z8 ^$ `% }  不同色解码集成电路的短接位置和使用电阻也不相同。例如。: v% E% E  Y  k4 c$ k

8 Q" \- y0 b" P  n8 A2 s% }( p  TA7698AP在其(12)脚与电源之间跨接20kΩ电阻;由AN5622(或AN5620)组成的解码电路,在AN5622(AN5620)(2)脚接100kΩ电阻至地;AN5625(13)脚接一只100kΩ电阻至12V电源:
* k+ H, {6 f' m6 A( W6 D, Z- Q% B- O6 a3 Z2 U+ p3 X. }5 `4 g
  M51393(26)脚经100kΩ电阻接至12V电源;PCI365C(13)脚接100kΩ电阻至地;μPC1403、μPCI423(10)脚经20kΩ电阻接至12V电源等。




欢迎光临 美丽的网站-英华家电维修论坛 (http://www.bsss.info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