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 k/ K- g* {2 M 2.根据故障现象确定故障范围,在故障点难以确定的情况下,应该对故障范围内的焊点普遍进行仔仔细细的补焊。这种范围有些比较小、有些则比较大,例如,对于垂直一条亮线的故障.一般产生于行偏转线圈有关电路的小范围中,对该电路元件补焊即可。在范围较大情况下,该范围内所有元件甚至是集成电路的引脚都有可能是故障点,则应全面补焊。' x( j# R) p2 c. p" F. o. N# S" F
1 ^# i4 W4 I; q( ?. f
3.在路测量电阻、电压或者电流等参数,根据所测数值分析产生故障的原因,找出故障点或故障范围。有一些故障点比较隐蔽、特殊,根据上述方法分析并补焊后,故障仍未排除,则应在路测量电参数,对比工作正常与不正常时的值,分析不正常数值产生的原因并找到故障点。7 I; ~# B% j3 y, \0 }
# h. `9 Z9 c, s' _+ x& o/ W, S
4.在确定了接触不良产生的具体元件引脚时.应尽可能将该元件从电路板上取下,将引脚刮干净,“吃”上锡后再焊回电路板。如不这样处理,引脚上的氧化层未除去,补焊是不可靠的,故障以后仍可能发生。$ M) j5 J m7 q! u, Y( c- o p
2 o4 ]8 }( w. V8 b+ C 需要指出一点的是,故障时有时无,并非全由焊点或接插件接触不良造成,有时是由于相关元件或集成电路本身的问题,这就需要在路或拆下可疑元件测量才能确定,确定后只有更换有故障的部件才能解决问题。 : \- |' x- S" M) I* H0 I 3 R9 r; x" P3 [( F4 H4 J# 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