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帖最后由 领航科技 于 2011-9-8 10:54 编辑 / C' C& U7 A* e
7 q1 z7 ?! n8 B0 O% O$ }4 w2 y f3 h" ~现在,朋友们装机大多选用液晶显示器,品牌机更别说了,基本是100%液晶配置,因此,很有必要为大家介绍一下液晶显示器的最佳设置方法,包括亮度、对比度、色温、分辨率、几何参数这些基本的参数调整,来吧,让我们更健康、更舒适使用液晶显示器!; v& Q: ^8 ]) G, t9 C8 T
( i" Q/ t9 C( v7 y 亮度——亮度合适最好
! D9 w. {% i0 {: x y
2 `7 _, _9 D5 O7 w" q 对于液晶显示器亮度的设置,很多时候需要根据使用者喜好的不同,以及周围环境的不同具体而定。例如有些人习惯于屏幕亮度低一些,这样眼睛不会被晃的不舒服,而有些人则喜欢亮一些,以获得更出色的画面表现。因此对于亮度的设置,您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来设定。 + a& a. c2 Y* g5 t' B- L
! }+ n0 p3 h8 p" P' ] 而周围环境对于显示器的亮度的影响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?可能每个人都碰到过类似的情况,在深夜,关掉房间里的灯再去看显示器的屏幕,会发现屏幕非常刺眼,这时必须要通过降低亮度去让显示器变得“柔和”一些。而这也就是环境对于显示器亮度的影响了。在黑暗的环境下,你需要降低屏幕亮度,而在明亮的环境中(例如室外)也就需要适当地提升屏幕亮度,以保证获得更清楚的视觉效果。9 q* d8 A, z/ t' ]
, o# [& t; V- X. p/ q' s" T: {
对比度——最轻易出错误的指标
1 v8 [+ V) Y/ Z+ @% ~* L; z& n2 K$ B- D5 f+ G
高对比度可以让画面看上去细节更清楚,更有层次感。但对比度的设置也是最轻易让人“误入歧途”的一个指标了,由于大多数人都会理所当然的以为对比度设置应该越高越好,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,由于当你过度提升了液晶显示器的对比度,会导致画面明亮部分细节的丢失与偏色,而对比度越高,这种情况也就越严重。
, E7 [$ {" @& {+ M
9 R! j8 g1 k( p) C0 \+ f4 Z 其中的原因在于提升对比度的时候也同时提升了亮度,但现在的液晶显示器对于亮度/对比度的均衡性的控制并不到位,也就导致了上述情况的发生。因此对于对比度的设置,也需要适可而止。 ) P$ f- r7 D& V! z
! x4 ~" a* x% G7 m8 a4 ^
那如何将对比度调制最大状态,并且保证画面没有细节的丢失呢?简单的方法是通过目测图片去判定,找一副你熟悉的图片(明亮一些的),此时去提升显示器的对比度,当画面明亮部分的细节开始隐约不见的时候,此时就不应该再继续提升对比度指标了。* v9 m) H- w. \* n& r3 Y
) Y9 [' z i/ h( t" N5 O
色温——与生活环境相关
* \1 K+ K( o% M* _6 I" A# a, b+ S" e1 {
一般显示器都会有几种预制的色温可供选择,常见的包括5400K、6500K、9300K。前面的数字越大,表明色温越高,画面也就越偏于冷色调;相反,数字越小,色温越低,画面也就越偏于暖色调。
# x% A% }. b/ q2 T
7 o8 O, }" u/ A$ u. {5 w 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,更习惯将色温设置为9300K。这是由于中国的景色一年四季均匀色温约在8000K~9500k之间,将显示器的色温设定在9300K,屏幕所展现出的画面也就更接近于我们真实的生活。
# |! [8 F" g& h1 w9 O2 I& {9 m# t: N
但是色温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指标,当我们观看欧美的***时,会发现画面可能会偏红、偏暖,假如将色温更改为5000或6500K就会好一些了,这是由于欧美地区的均匀色温要低于我们习惯的色温,而在电影拍摄过程中,摄像机的色温又会设定在较低的水平上,因此造成了我们的不适应。而去更改显示器的色温就会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,这也就是为什么每台显示器都要提供不同的色温选项了。
5 r& T" [7 R* O- N: T2 L; b, Y! `: |9 b( G+ Y
分辨率——标准分辨率才清楚
9 J) |/ k3 Q' w1 ]7 o: r8 S" w* c8 D2 ~" ~+ g# O: l' X$ r
分辨率还需要多言吗?也许您以为这太过小儿科了,但当笔者来到一位朋友的家中时,发现她的17英寸液晶显示器还工作在1024×768的分辨率下,这时我才想到那些对电脑、对显示器并不熟悉的用户,一些最基础的概念才是最重要的。) e/ k# k% K, u( |/ g) w
- l3 z9 f1 N4 g# \9 W
所以在这里我们有必要重申一下各尺寸液晶显示器的标准分辨率: 5 l4 e- k* ?7 z5 K
- x/ T1 X9 ` u! @+ f ·15英寸:1024×768 1 K( k8 m5 L6 F; N/ n% O* Q
% b# R: Q2 D. ]: \
·17英寸:1280×1024
^+ T% U5 n; {# E7 x( W8 O
1 ^& Y, U2 p, t. C/ Q ·19英寸:1280×1024
4 V- X' U# e0 C6 f$ ^1 ~' m+ A8 P, r* M3 D8 z1 M9 h! @! A
·20英寸:1600×1200 " r! M1 |- t! E$ v- ]( m0 f
( b) J! j$ `: R7 O) O! J ·20英寸宽屏:1680×1050
. Y0 Y3 x5 F9 I% B" {. _, G, Z0 l$ P0 N4 X- |! b7 I" B- v6 _
·23英寸宽屏:1920×1200
# t0 I' z/ m3 t) \/ V; e: s" n
# F+ M2 p! C: m& B% \: c! A 几何参数篇——不让字符出现虚影
5 ^: k$ `- w8 Y. q z+ j( p" w( j) t. U/ _: ^$ g# f# u J Z
固然液晶显示器号称无几何失真,但这里说的只是它可以将线条横平竖直的表现出来。在实际使用中,由于液晶显示器的时钟与相位可能会输出不同步,因此也就会带来字符出现虚影、画面闪烁、水波纹的问题。 ' `; |% z5 H2 K7 C0 g% T
/ A U1 I4 g1 C6 E0 N 这一问题只会出现在采用模拟(D-Sub)接口的显示器上,由于模拟信号在模/数转换的过程中会产生信号衰减,最终导致了字符的虚影。而数字(DVI)接口由于全数字化的传输方式,有效避免了信号衰减的问题,可以更有效的保证画面传输的问题,而这也正是我们大力推行DVI接口的一个重要原因。 : `2 n3 K C6 H2 E) ?8 Z/ u( [5 D
V: M. G7 Q7 f3 \5 N8 l
按下“AUTO”键,就可以完成显示器几何参数的校正 * o$ x2 z/ c/ b' ~* x: e z& L
; V2 g$ A1 A# t! `0 j3 p 如何去判定显示器是否出现虚影了呢?实在也很简单,你可以仔细观察显示器在文本状态下的画面,假如文字的比划发虚,不够清楚锐利,那么就可以断定症状的存在了。而这时你只需要通过OSD菜单上的“AUTO”键去重新校正几何参数即可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