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当前位置: 家电在线 >> 电磁炉不检锅不发热维修技巧 >> 文章正文 电磁炉不检锅不发热维修技巧 根椐报警信息,此为CPU判定为加热锅具过小(直经小于8cm)或无锅放入或锅具材质不符而不加热,并作出相应报知。根据电路原理,电磁炉启动时,CPU先从第13脚输出摸索PWM信号电压,该信号经过PWM脉宽调控电路转换为控制振荡脉宽输出的电压加至G点,振荡电路输出的摸索信号电压再加至IGBT推动电路,通过该电路将摸索信号电压转换为足己另IGBT工作的摸索信号电压,另主回路产生摸索工作电流,当主回路有摸索工作电流流过互感器CT低级时,CT次级随即产生反影摸索工作电流大小的电压,该电压通过整流滤波后送至CPU第6脚,CPU通过监测该电压,再与VAC电压、VCE电压比较,判别是否己放入适合的锅具。从上述过程来看,要产生足够的反馈信号电压另CPU判定己放入适合的锅具而进入正常加热状态,关键条件有三个:一是加入Q1G极的摸索信号必须足够,通过测试Q1G极的摸索电压可判定摸索信号是否足够(正常为间隔出现1"2.5V),而影响该信号电压的电路有PWM脉宽调控电路、振荡电路、IGBT推动电路。二是互感器CT须流过足够的摸索工作电流,一般可通测试Q1是否正常可简单判定主回路是否正常,在主回路正常及加至Q1G极的摸索信号正常条件下,影响流过互感器CT摸索工作电流的因素有工作电压和锅具。三是到达CPU第6脚的电压必须足够,影响该电压的因素是流过互感器CT的摸索工作电流及电流检测电路。以下是有关这种故障的案例:(1)测+22V电压高于24V,按3.2.2>第(3)项方法检查,结果发现Q4击穿。结论:由于Q4击穿,造成+22V电压升高,另IC2D正输入端V9电压升高,导至加到IC2D负输入真个摸索电压无法另IC2D比较器翻转,结果Q1G极无摸索信号电压,CPU也就检测不到反馈电压而不发出正常加热指令。(2)测Q1G极没有摸索电压,再测V8点也没有摸索电压,再测G点摸索电压正常,证实PWM脉宽调控电路正常,再测D18正极电压为0V(启动时CPU应为高电平),结果发现CPU第19脚对地短路,更换CPU后恢复正常。结论:由于CPU第19脚对地短路,造成加至IC2C负输入真个摸索电压通过D18被拉低,结果Q1G极无摸索信号电压,CPU也就检测不到反馈电压而不发出正常加热指令。(3)按3.2.1>测试到第6步骤时发现V16为0V,再按3.2.2>第(6)项方法检查,结果发现CPU第11脚击穿,更换CPU后恢复正常。结论:由于CPU第11脚击穿,造成振荡电路输出的摸索信号电压通过D17被拉低,结果Q1G极无摸索信号电压,CPU也就检测不到反馈电压而不发出正常加热指令。(4)测Q1G极没有摸索电压,再测V8点也没有摸索电压,再测G点也没有摸索电压,再测Q7基极摸索电压正常,再测Q7发射极没有摸索电压,结果发现Q7开路。结论:由于Q7开路导至没有摸索电压加至振荡电路,结果Q1G极无摸索信号电压,CPU也就检测不到反馈电压而不发出正常加热指令。(5)测Q1G极没有摸索电压,再测V8点也没有摸索电压,再测G点也没有摸索电压,再测Q7基极也没有摸索电压,再测CPU第13脚有摸索电压输出,结果发现C33漏电。结论:由于C33漏电另通过R6向C33充电的PWM脉宽电压被拉低,导至没有摸索电压加至振荡电路,结果Q1G极无摸索信号电压,CPU也就检测不到反馈电压而不发出正常加热指令。(6)测Q1G极摸索电压偏低(推动电路正常时间隔输出1"2.5V),按3.2.2>第(15)项方法检查,结果发现C33漏电。结论:由于C33漏电,造成加至振荡电路的控制电压偏低,结果Q1G极上的均匀电压偏低,CPU因检测到的反馈电压不足而不发出正常加热指令。(7)按3.2.1>测试一切正常,再按3.2.2>第(17)项方法检查,结果发现互感器CT次级开路。结论:由于互感器CT次级开路,所以没有反馈电压加至电流检测电路,CPU因检测到的反馈电压不足而不发出正常加热指令。(8)按3.2.1>测试一切正常,再按3.2.2>第(17)项方法检查,结果发现C31漏电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