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
美丽的网站-英华家电维修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330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英特尔3栅极晶体管进入开发阶段(图)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1-3-11 08:48:22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  2003年6月12日,英特尔在京都举行的“2003 Symposia of VLSI Technology”会议上宣布,已成功地将非平面3栅极晶体管的栅极长度由原来的60nm(2002年9月发表)削减至30nm(图1)。此次发表的题目为“Tri-Gate Fully-Depleted CMOS Transistors: FabrICation, Design and Layout”。  据英特尔介绍:除(1)栅极长度能够减至30nm外,(2)还获得了所期待的晶体管性能。因此,英特尔认为在2007年之后的量产中采用3栅极晶体管的可能性很大,并表示3栅极晶体管已由研究阶段进入开发阶段。  虽然目前尚未决定将来的晶体管结构是否将由平面型转变为3栅极型,不过如果3栅极晶体管的开发进展顺利,预定2007年投入批量生产的采用45nm技术制造的“P1266(英特尔内部的制造工艺名称)”中很可能会采用3栅极晶体管。  2002年推出的栅极长度为60nm的3栅极晶体管采用当前的90nm技术批量生产线进行制造。此次公布的栅极长度30nm的3栅极晶体管将采用“D1C”中尚处于开发阶段的45nm制造设备来完成,该设备位于美国俄勒冈州Hillsboro的300mm晶圆生产工厂。  平面型晶体管的电流流动通道为平面结构,而3栅极晶体管的栅极为立体结构,与栅极接触的通道有3条。图2中显示的是英特尔通过模拟得到的电流密度(颜色越红则电流密度越高)。如图所示,3栅极晶体管流过通道的电流较大,因而晶体管功能有望实现高速反应。  根据英特尔测量的结果,3栅极晶体管的驱动电流高达1.23mA/μm,而漏电电流仅为40nA/μm(图3)。利用驱动电流较大的特点,适于制造高性能的处理器;而利用漏电电流较小的特点适于制造低耗电量的微处理器。
分享到: 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
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关闭

站长推荐上一条 /1 下一条

QQ|手机版|粤ICP备13038386号|粤ICP备13038386号|美丽的网站-英华家电维修论坛 ( 粤ICP备13038386号 )     站长邮箱 505966338@qq.com

GMT+8, 2025-5-4 20:30 , Processed in 0.133190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