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
美丽的网站-英华家电维修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626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从网络南北互通题目谈多WAN口宽带路由器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1-3-28 11:07:08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中国的宽带互联网的确有着独到之处,也很希奇很神秘。在这特定的网络环境中,衍生出一些不一样不平凡的网络设备,这正是本文将要讨论的多WAN口宽带路由器。南北互通题目自2002年5月,原中国电信团体按南北地域分家,新的中国电信和网通团体成立,互联网的骨干网被一分为二,北方由网通团体治理、南方由中国电信治理,由此,电信和网通之间的互联互通就存在题目,网通和电信之间的访问非常的慢,甚至无法访问。假如说中国地大物博,相信谁也不会否认。的确,中国地方真是很大,大到要建两个不同也不怎么相连的网络,可笑不?想想,假如中国也建两个不同的运输网络,如火车铁路、航运,是否觉得很新奇。由广州到北京,到河南 省请各位大爷们下车走到对面的另一火车站台继续开往北京的列车,相信大家都会气晕。怎么中国的网络就这样呢?其中是否潜伏着什么“题目”?这题目一直困扰着企业的南北通讯,苦就苦了这些需要南来北往的小网民。利益当头,大家各持“利”刃,谁也不肯放下利益,就更别谈互惠的合作了。在这网络形势下,更何谈VOIP?IPTV?网络一天未达成一统,这些虚谈的炒作就别想有实现的一天。难道为了个人,某企业的利益,就要放弃这网络的大同世界?所谓上有政策,下有对策。在这个网络大环境之下,衍生出很多良策,如IDC服务商采用电信和网通双线路的做法,来解决速度慢等题目。另外一些宽带路由器也应运而生,推出多WAN口的接入方案,可分别接入电信和网通的线路,达至使用不同宽带线路访问相应的地方服务器或网站。多WAN路由器多WAN的出现已经不是一年半载的事情了,多WAN技术源于欧美地区,进入中国市场后在功能和应用上都有不少的出入。多WAN有很多功能很实际,如线路备分、带宽扩充和多ISP接入,这些功能都是一般单WAN无法实现的。下面先容一下这些功能:带宽扩充:因应使用环境和用户数目,可增加不同的宽带接入,从而有效地节省用度。国内宽带市场光纤的用度比ADSL贵上不少,那么利用多WAN接入多根ADSL线路,既可满足宽带的需求,也能有效地节省宽带的用度开支。另外,当网内设备新增时,超出宽带的使用负荷,也可再另接宽带。连接多ISP:这点是中国多WAN路由器的特色,由于中国不同运营商间跨网带宽受到限制,因此很多跨网的带宽就会变得很小,比方玩网游变慢、看电影不顺畅等。多WAN路由器可连接不同运营商,并设定策略路由自动作转发,不受跨网限制,这样就可解决因跨网引致的速度慢等题目了。带宽备份:由于带宽联机的不稳定,有些区域几天多少会掉线一次。当宽带联机对于企业营运扮演重要的角色时,掉线往往就意味着工作中断,意味着服务中断,意味着金钱的损失。多WAN路由器可提供备份的功能,即使一条WAN断线也能从另一个WAN端连上去,可保持宽带接入的稳定性。带宽治理:时下很多多WAN路由器已经具备这些功能,按不同的使用者或环境,分配不同的或多少的宽带资源,这样可更有效公道利用宽带。如网吧,按区域划分,一边是聊天和上网浏览的用户,一边是需要下载或玩网络游戏的用户,这样可按比例分配宽带资源。又如企业内部,某部分需要网络数据传输,某部分只需收发电子邮件,如此类推。在国内的多WAN口路由器品牌很多,为何会这么多呢?全因贴牌之故。实在在国内经营的多WAN品牌确实未几,产品主要来自台湾,因起步初期台湾厂家品牌并未直接进入大陆市场。部分商家捉住机遇,把产品批量购入,然后自己想个品牌,做个包装,就成为了一个崭新的品牌。这种不成天气的小打小闹,延续到现在还时有出现。这无疑影响了多WAN的发展,究竟小公司技术实力不足,经营不下去就拉倒,这样对广大用户的影响可谓不小,使用起来也失去了信心。笔者就曾经在一个IT市场中看到两个不同的品牌,不同的型号,价格也不一样,但细心留意,原来内里竟然如一。只因自己贴牌价格可随意调控,可以过把厂家瘾头,价格的定位高低就看包装设计好坏和市场推广力度而决定,这样也无疑使用户如堕迷惘,无所适从。现在市场中主流的多WAN品牌有欣向、侠诺、艾泰、飞鱼星等寥寥数家,其次当然还有很多很多自制品牌。由于多WAN的应用在中国拥有很大市场商机,近年也有数家着名网络品牌插足,如TP-LINK、中怡数宽、SMC、金浪等等。由于多WAN技术在中国的发展较特殊,加上多WAN技术的机制未有国际标准制订,技术也不完善,各品牌间的核心技术和算法都自圆其说。另外,多WAN技术也并未被思科、华为之流的大品牌所认可,因此在发展的道路上将会举步为艰。多WAN技术正处于一个“浊世”时期,这个浊世需要“英雄”的出现。浊世也是混水摸鱼的大好时机,正正由于有了这些摸鱼之士,使多WAN技术多蒙了一片阴影。不过可肯定的是,中国市场需要多WAN技术,有需求也就有了商机。多WAN技术还有待这些厂家去开创一个更新的领域,多WAN厂家们,努力吧!
分享到: 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
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关闭

站长推荐上一条 /1 下一条

QQ|手机版|粤ICP备13038386号|粤ICP备13038386号|美丽的网站-英华家电维修论坛 ( 粤ICP备13038386号 )     站长邮箱 505966338@qq.com

GMT+8, 2025-5-3 05:19 , Processed in 0.131844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